公司的仓库危险性为甲类,其主要危险、危害因素是火灾、爆炸、中毒。因此有可能引发职业危害事故;员工误食或过度吸入有毒、有害气体等会引发急性中毒等等。另外,强雷暴雨。火灾等自然灾害产生的次生灾害有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
(一) 一般职业危害事故的应急处置
公司一般职业危害事故,可因仓库或岗位卫生设施破坏、物料少量泄漏、防护品不合格或损坏、员工误操作、员工岗位饮食误食化学试剂等而引发,这方面的危害,可以由日常巡查或员工自检等而发现并得到迅速处理。
(二) 重大职业危害事故的应急处置
我公司重大职业危害可因非正常原因而导致,如自然灾害导致储槽毁损、倾覆从而造成毒气泄漏、火灾事故造成可燃物燃烧而造成大面积有毒物质(次生危害)外泄而引发。
当发生以上事件时,应迅速启动预案,控制危险源,避免产生更大职业危害事故发生。
1、储槽大量泄漏的处置
(1) 最先发现人员应立即通过电话向总值班人员汇报。报告时,应向总值班人员说清具体的泄漏罐体、位置。
(2) 总值班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及组织现场人员,做好人员疏散工作,在现场设置禁区,防止人员误入危险区。
(3) 总值班人员迅速通知消防队、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对事故进行抢救处理。
① 抢险、抢修队接到指令后,应穿戴好防化服,按照指令将故障槽化学品倒换至事故储池,避免事故性排放。
② 运输队到达现场后,按照指令及时将中和剂运送到指定地点待命,一旦无法实现完全倒换时进行中和处理,以杜绝事故性外泄排放。
③ 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现场受伤人员的处置,并立即将人员送往就近医院。
(4) 处置结束后,消防队应做好现场清理工作,确保腐蚀物品不污染周边环境,不影响建筑物安全。
2、火灾事故的处置
当发生火灾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最先发现人员,用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并呼叫。
最先发现人员迅速通知就近第二人迅速报警(火警电话119。报警时,应说明火灾的具体地点、火灾类型、行走路线等);报告总值班人员。
总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迅速下达应急救援的指令,同时发出报警,通知指挥部成员到场及各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到现场。
消防队员到达现场后,应佩戴好相关器具(防毒面具、防火服、灭火器),首先查明是否有中毒或被围困人员,以最快速度将中毒/受困人员脱离现场。
指挥部成员到达现场后,根据事态及危害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命令各应急分队开展救援。
治安队到达现场后,应做好专业消防队入厂的一切迎接准备,并担负治安和交通指挥、组织纠察任务。
医疗救护队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抢险指令,进行管道分割、堵漏及物资抢救工作,减少或削弱火灾波及范围。
后勤供应及运输队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部下达的任务,进行物资抢救及生活物资的供应工作,确保抢险、抢救物资的及时供应。
当火灾得到彻底消除,消防应急分队应在总指挥的统领下进行现场清理,保护火灾现场,防止死灰复燃。
火灾后,根据“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及救援程序运行总结等工作,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应急救援预案的运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