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低温一般取ZI~30C为人体舒适的温度范围,因此180C以下的温度即可视作低温。但对人的工作效率有不利影响的低温,通常是在10C以下。
(1)低温对人体的危害低温对机体的有害作用,统称为冷伤。冷伤可分为全身性冷伤和局部性冷伤两类。全身性冷伤即体温过低。局部性冷伤又分为冻结性冷伤和非冻结性冷伤。冻结性冷伤是指短时间暴露于极低温度下或长时间暴露于极低温度下或长时间暴露于冰点以下的低温而引起的局部性冷伤。非冻结性冷伤分为战壕足、浸足和冻疮三种。战壕足是因在低温、潮湿的战壕中长期站立、肢体下垂、鞋靴紧窄引起的;浸足是因为足部长时间浸渍于冰水中引起的冷伤;冻疮是受低温和潮湿作用而引起的冻伤。
(2)冷伤的预除冷伤预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耐寒锻炼式。耐寒锻炼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建立冷习惯,即对寒冷或低温的适应能力。耐寒锻炼的方法有:冷水浴、冷水洗脸、洗手、洗足,也可采取冷空气刺激的方法进行锻炼。
②御寒设备。在冬季,寒冷作业场所要有防寒采暖设备,露天作业要设防风栅、取暖棚。
③加强个体防护。应选用导数系数小、吸湿性小,透气性好的材料作防寒服装,如羽绒服等。
④增加体内代谢放热。食用高热量的食物以增加耐寒能力。
⑤服用血管扩张药。短期从事低温作业可服用适量血管扩张药物,使血流增加,但切忌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