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安全预防对策
(一)改进生产工艺过程,实行机械化、自动化
(二)设置安全装置
1.防护装置、焊工面罩、围栏
2.保险装置,如安全阀、自动跳闸
3.信号装置,分为颜色、音响、指示仪表等
4.危险牌示和识别标志
(三)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如锅炉、受压容器
(四)用电安全对策
1.安全认证
2.备用电源:停电能造成重大危险后果的场所
3.防触电:
a.接空、接地、保护;
b.漏电保护;
c.绝缘(工具等);
d.电气隔离;
e.安全电压;
f.屏护和安全距离(不让接触)
g.连锁保护
4.电气防火防爆
5.防静电措施
(五)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
(六)工作地点的布置与整法
(七)个人防护用品
二、职业卫生的预防对策
(一)防尘对策
1、工艺和物料:选用不产生或少产生粉尘的工艺,采用无危害或危害较小的物料,如湿法生产工艺代替干法生产工艺等。
2、限制、抑制扬尘和粉尘扩散:
a.采用密闭管道输送,密闭自动(机械)称量;
b.降低物料落差等;
c.对亲水性、弱粘性的物料和粉尘应尽量采用增温、喷雾、喷蒸气等措施;
d.减少二次尘源。
3、通风排尘
(二)防毒、防窒息对策
1、防毒对策
a.物料和工艺:尽可能的无毒、低毒的工艺和物料代替有毒、高毒工艺和物料。
b.工艺设备:防止泄漏
c.通风净化
d.对有毒物质泄漏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设备和工作场所必须设置可靠的事故处理装置和应急防护设施;
e.大中型化工、石油企业及有毒全体危害严重的单位应有专门的气体防护机构,接触Ⅰ、Ⅱ级有毒物质的车间应设有急救室,配有抢救设施;
f.其他措施
g.防毒教育、定期检测、体检等;
h.根据标准、采取其他措施
2、防缺氧、窒息措施
a.配备相应的检测和救护装置
b.按先检测、通风、后作业的原则
c.有警示、标志;
d.有相应的措施
(三)噪声和控制措施
1、噪声控制措施
1)工艺设计与设备选择;
2)噪声源的平面布置
a.主要强噪声源应相对集中,低位布置;
b.主要噪声源周围宜布置对噪声较不敏感的辅助车间、仓库、料场;
c.设置隔声屏障
3)隔声、消声、吸声和隔振降噪。
三、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对策
1.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2.配备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检查、事故调查分析、检测、检验室和设备设施。
3.配备职业安全卫生培训、教育设备设施。
4.根据生产特点,适应事故应急计划措施的需要,配备必要的训练、急救、抢险、的设备、设施。
5.职业安全卫生管理需要的其他设备、设施。